王璐瑜,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自2005年走上学生工作岗位开始,她一直在工作中用自己的满腔热忱,为学生工作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光与热。

不断提升自己,迅速成长为优秀的思政工作者

曾经担任学生会主席的经历,为王璐瑜更好地贴近学生、了解学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她也深知要做好辅导员工作,还要不断努力提升,因此她多方面汲取知识与信息,尤其是对学生的关注点进行深入了解,这使得她和学生在交流时少了隔阂、多了亲密。她坚信“身教”的效果甚于“言传”,她一直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人格特色来潜移默化的感染和影响学生。通过多年来不断用知识充实自己,用素养武装自己,她赢得了学生的认可、信任,成为了学生眼中不可替代的师友。

“学生事无小事”,做学生永远的“王姐”

面对学生的信任,王璐瑜总是心存感激且珍之重之。她要求自己对学生的诉求第一时间响应,她的微信、QQ和电话多年来都是24小时在线,让学生可以在任何需要的时候都能找到她。正因如此,在学生的口口相传中她就成了亲切的“王姐”。她在信息工程学院每月坚持开展一次的学生座谈会,在会上解答学生的困惑,收集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将问题分类反馈到多个职能部门,形成良性的问题反馈处理机制。

自设 “职业素养”教程,“八年磨一剑”,倾力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为了帮助团学工作的“生力军”、所有学生的“领头羊”——学生干部,更快更全面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和工作能力,王璐瑜通过较长时间的学习分析,自行设计了一套面向信工院学生干部的职业素养特色教程《薪火计划》。2008年至今,“薪火计划”培训班已开展了八期,她授课达100余课时,愈两百余名学干学员结业,充分发挥了育人、育才的作用。上过“薪火计划”课程的学员们,都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在团队意识、团结协作能力、团队凝聚力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身体力行,带着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践行职业素养

几年来,她共指导了8支社会实践实践队伍,在实践中与学生同行,以个人素养感染和引导学生。在此期间,信工院团总支多次被评为杭州市、校级暑期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工作奖,多支队伍获得“优秀团队”荣誉称号,多份调研报告获优秀调研报告奖。同时,她以校园文化品牌“小红帽”爱心公益平台为载体,带领志愿者投身社会公益。近三年,“小红帽”参与校内外爱心公益活动2872人次,其中她自己带队参加的公益活动12次。个人多次获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杭州市百场公益指导教师等荣誉。

“将职业素养规范执行到底”—班级建设的“独门秘诀”

王璐瑜共担任了8次班主任。她从守时、效率、团队、奉献等多方面设计了班级管理规定,将学生的日常表现体现在德育考评中,而德育考评的最终结果与评奖评优、毕业推荐意见等牢牢挂钩,因此班级的学生违纪率几乎为零,班级量化考核始终名列前茅,8个班级均被评为学校“文明班级”和“先进班级”。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育工作者的素养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王璐瑜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开拓前进,为学生的成长,为杭职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