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校长徐时清出席了在湖南长沙举行的数字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湘江论坛,并作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专题报告。
本次论坛由湖南省教育厅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主办,湖南“十四五”教育科学职业教育研究基地承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理事长周建松、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仁祥等领导和专家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徐时清以《数字赋能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杭职实践》为题作了专题报告,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认可。徐时清以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变迁为切入点,阐释了新工业革命下数字经济快速崛起的内在原因和我国《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的深远意义。他指出,在数字中国建设宏观背景下,国家正大力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职业教育数字化改革既是应有之义,也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徐时清强调,在数字时代大背景下,职业教育数字化改革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带来重要机遇,但同时也面临认知挑战、实践挑战与风险挑战。围绕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改革,加快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徐时清提出,一是要强化规制,构筑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新基建;二是要强化规范,构筑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育训体系;三是要强化认知,构筑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文化价值体系。
徐时清对学校“数智杭职建设思路”与“数智杭职四纵四横”总体架构进行了系统解读,分享了我校在职业教育数字化改革方面的实践与成效。他指出,近年来,学校通过实施“强基座”“通数据”“抓重点”“丰应用”“提素养”“优体系”六大举措,形成了“数智杭职”全链路智治体系,协同推进“数字专业化”和“专业数字化”,创新打造“学在杭职”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教学平台与“业-财-效-控”一体化管理平台,还建成了一批“小切口、高效能”典型应用。
据悉,此次论坛共有来自全国160多所职业院校的400余位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教师参加。论坛以“数字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如何推进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产教融合、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人才模式培养创新、教学管理数字化、标杆校建设等议题,深入探讨了职业教育数字化改革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