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永泽,男,汉族,中共党员,abty·(集团)科技公司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大学期间担任班长及校国防协会副会长,荣获省级优秀毕业生、校级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奖学金等多项荣誉,曾服役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服役期间荣获优秀士兵两次、嘉奖三次。

壮岁从戎巩固国防,立志军营建功立业

储永泽在部队服役期间有着优异的表现,凭着一腔热血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新兵连考核的各项军事技能中均获得优秀,荣获新兵连嘉奖一次。下连后,他继续保持自身优良品质,争做“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凭借自身良好的军事素质和军人形象,服役期间所在部队的迎检任务都会有他身着戎装的身影,更曾参与武警总部首长视察、总队政委视察等一系列的重大迎检任务。

还记得那次考核前,他膝盖的半月板中度损伤,但是为了中队的荣誉和军人的使命,他毅然决然地代表中队参加了五公里武装越野考核。考核开始后短短的几百米,他的膝盖已经疼痛难忍、无法弯曲,但他咬紧牙关、决不放弃,用双手提着自己那不能弯曲的腿硬生生地跑在队伍的最前头,用尽全身力气奔向终点,坚持跑完了全程。考核结束后,他颤抖的双腿几乎快要站立不住,豆大的汗珠不住地从额头渗出,他咬着牙尽量不让脸上漏出痛苦的表情。细心的战友很快发现了他的不同,返程的车并没有朝着营区开去,而是呼啸着将他送往了医院。很长一段时间,他基本失去了正常行走的能力,但当问到让他再次选择的时候,他仍毫不犹豫地说“我还是会这样努力奔跑,哪怕所带来的创伤是一辈子的”。

在日常生活中,他严于律己、刻苦训练,更不忘团结身边战友,努力增进革命友谊。每次训练和考核时,他都会主动帮助掉队的战友,帮他们背负装具和枪支,并不断鼓励、扶持他们一起到达终点,“不抛弃、不放弃”是他的人生格言。

短短两年的军营生活带给他的,不仅是一份成长,一份胆量,更是一份辉煌,一份回忆。他非常感谢生命中的这一抹橄榄绿,虽然是在最美的年华,挥别了故土乡音,抛弃了舒适安逸,毅然奔赴这火热的军营,但是他从不后悔!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重返校园勇于冲锋

退役后,他重返大学生活,新鲜的校园生活让他充满干劲。但突如其来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的变化,让他猝不及防,一时间陷入了迷茫。“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部队里那震天响的口号仿佛又在耳边回响,老班长教育的“不抛弃、不放弃”精神仿佛在无边黑暗中给他指明了方向。于是,他鼓足干劲向着新的挑战吹起了冲锋的号角!他认真听讲、及时总结,按时复习、虚心求教。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退伍返校的第一个学期期末考试中,他的成绩排名第五,拿到了二等奖学金。

部队特殊的经历,让他越发地成熟,身为班长的他,更像是一位和蔼的大哥哥亲切地照顾着班级里的每一位同学。有一次,细心的他留意到班里有位内向的同学上课总是走神,班主任虽和家长沟通多次但并未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接下来的日子里,他总是有意无意地同这位同学多接触,渐渐地打开了对方紧锁的心扉。原来,这位同学因大学课余时间充足,一时间未加以控制,从而沉迷游戏,对现在的学习、未来的生活都充满了迷茫。于是,他便讲起了自己在部队的故事,告诉这位同学他也有过迷茫,曾经也不知道奋斗目标在何方,但是只要“不抛弃、不放弃”,在平淡的生活中总是会找到自己奋斗的目标。他们逐渐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这位同学逐渐变得开朗起来,也恢复了往日的活力,绽放出了青春应有的色彩。

矢志不移退伍不褪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学习上,他专心致志,配合授课老师管理班级纪律,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并及时复习专业知识;生活中,他热爱班级,关心同学,积极组织班级团体活动。但是,一向严于律己的他并不满足于此,总觉得自己应该能再多做些什么,部队教导的“兵事以民为本”时时在他脑海中回想。

“退伍时,我们喊着退伍不褪色,为地方建设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现在重返校园,生活中再也没有那紧急集合的哨声,忙碌的学业中再也没有头顶烈日的酣畅,学校仿佛不再适合我。”,“在部队时想着退伍,退伍后发现部队才是回不去的地方。这种离别的伤感,没经历过的人是不可能理解我们的。”他把学校的退伍老兵们召集起来,围坐在一起,相互诉说着。

“我们得发挥军人的作用,把部队的正能量传递到校园中,能带动一个人就带动一个人,能影响一个人就影响一个人。干脆,我们成立一个协会吧!”他的这一声号召,触动了所有老兵的心。于是,无意间的“抱团取暖”,慢慢擦出火花,火花渐大逐成燎原之势……一个旨在弘扬红色精神,传播国防知识,培养大学生国防意识的特殊学生社团便成立了。

社团成立后,他接到的第一个任务便是配合校人武部、协助部队教官完成3000余名大学新生的军训任务。他组织了20余名退役大学生士兵参与,对他们进行训练、考察、选拔和管理。训练伊始,并不是所有的退役大学生士兵都能理解,甚至在集训的第一天,便有反对的声音“我们已经退伍了,没必要搞得这么严格、这么辛苦嘛”。他义正言辞地予以反驳:“戎装在身,使命在肩!学校里老师、同学看见我们身穿军装,并不会认为我们是学生,我们即使退役返校,但是在担任军训教官期间,既然重新穿上了军装,就要拿出军人的作风,不要把我们军队的脸丢了,更不能把我们军人的魂丢了!”军训期间,通过自身严谨的作风和人性化、科学化的管理,他逐渐受到了其他退役大学生士兵的理解和认可。整个学生教官队伍在他的管理之下,作风严明,井井有条,来自不同军种的同学们重新书写着浓厚的战友情。

为不断增强同学们的国防观念,激发爱国拥军的热情,他拓展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于是“我的军旅故事分享会”便开始了,他与其他退役大学生士兵一起“讲讲自己的故事”;在社团文化节、元旦晚会上他组织大家一起出演军旅题材的节目,展示军事技能、军旅文化。一个个新颖的活动,不仅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更塑造了中国军人“作风优良、能打胜仗”的硬汉形象。

心许诺言服务社会,扎根基层奉献青春

时光荏苒,转眼间毕业来临,面临工作的抉择,他不忘服役时许下“为人民服务”的诺言,愿奉献自己的青春一心为社会服务。就这样,他将自己的简历投给了杭州地铁运营分公司,选择了“地铁列车驾驶员”这一基层岗位。在笔试、面试阶段,不乏优秀的本科院校毕业生共同竞争,这对于来自于专科院校的他无疑是一个挑战,但最终还是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军人特有的优良品质,一举击败其他众多应聘者,如愿以偿获得该职位。

“安全是地铁列车驾驶员的底线,把乘客安全送达是我们的职责,这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第一次培训,培训的老师傅如是介绍,“一套地铁班乘,来回驾驶列车14趟,运营里程400余公里。这个过程中,手动驾驶牵引制动操作800次,开关门监护乘客上下350次,手指各种信号、道岔、投入点近千次,操作各种开关按钮900多次。”

他知道以后的工作中,“进站—出站—行驶”反复循环,肯定枯燥、易疲劳,看似简单的工作却充满挑战性。身为党员和退伍军人,在部队经历过的磨难和艰辛,让他不会惧怕挑战,更不会因此而退缩。为此,他花费了大量时间将每个动作反复练习,以求烂熟于心,并锻炼过硬的心理素质,不急不躁。他说“我是普普通通的90后,但我会用自身的努力保障杭州地铁轨道的安全运转。”

时间在变,不变的是军魂,环境在变,不变的是军心!青春从五颜六色变成了橄榄绿,他坚信这一定是人生最美好的颜色,是青春该有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