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下午,“精准扶贫”班学员与特种设备学院师生共计46人一起来到位于海宁尖山新区的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科普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和体验。

基地分为四个篇章。责任之门(行业篇)主要介绍特种设备概念、行业发展历程,展示特检风采;安全之门(产品篇)通过微缩模型,全方位呈现八大类特种设备产品类型和安全运行原理;生命之门(警示教育篇)以仿真模型和互动体验的方式,将八大类特种设备安全警示教育内容融入其中,模拟特种设备事故情景,加深全体师生对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知识的理解;第四部分浙江质造展厅,内设特检名人廊及行业内突出企业板块。在现场讲解员的带领下,老师和同学们有序地通过了“责任之门”“安全之门”“生命之门”。基地运用新媒体和机电互动技术,旨在以可视、可触、可感的方式,展示特种设备的概念、种类、现状等方面,同时普及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增强企业主体安全意识,从业人员作业安全意识以及公众防范安全意识。

   全体师生通过体验VR仿真缆车、VR虚拟过山车,垂直电梯救援等项目充分了解了8大类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事故的模拟场景和应对方法,在互动体验中真实参与特种设备的生产使用。此外,大家还观看了5D影院,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位体验,身临其境地感受特种设备事故案例,使师生们达到“一次体验、终身受用”的效果。随后,来到国家电梯质检中心形式实验室,通过讲解员介绍,使同学们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有了更好的提升。

本次参观学习,使老师和同学们了解了特种设备发展的历史,传播了特种设备安全文化,普及了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提高了大家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短短2小时的体验之旅,让全体师生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