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学习和准确把握《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年版)的重难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于10月13日在6308会议室举行第二次集体备课会。学院领导和全体教师、部分兼职教师参加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邹宏秋主持会议。
会上,邹宏秋结合自己多年的思政理论课教学经验,从三个方面就如何备好思政课、讲好思政课谈了自己的看法。第一,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也是铸魂育人的主渠道,更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思政课教学要做到立场鲜明、观点正确、语言准确。第二,备好思政课需要抓住教材、依据标准、结合实际,从课程供给的角度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就2021年版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而言,需要吃透新版教材的内容变化,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关系。同时要结合杭职院特色,做好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第三,上好思政课需要做好课程内容重难点的理论阐释、深入解读、延伸拓展,也需要把握好各章节的逻辑关系,并通过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的叶莲、林茹和张驰三位老师就第二章“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的内容,分别从理想信念的理论内涵、如何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如何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等方面与大家分享了备课心得。另外,学院全体教师在9月28日参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021年版教材使用视频培训集中学习的基础上,于9月29日已经开展了《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年版)的第一次集体备课会。当时由王玲、陈建磊、张星三位老师就绪论和第一章的备课体会与大家进行了交流。
集体备课会将学院全体教师分为六个小组,每组由3-4名教师组成并负责一章内容的教学设计,主要研讨备课中的重难点问题。今后,集体备课将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常态化的教研活动,每周周三下午固定举行。通过举行集体备课活动,将为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奠定良好基础。